2010年3月29日星期一

「騎呢」重大非現金交易事件簿第一章

信報財金教室 - 「騎呢」重大非現金交易事件簿第一章



以前師父教落,只看損益表不可靠,一定要看現金流量表,因為賬面利潤並不等於現金。不過,時移世易,可能世界在變,上市公司也在變,只是 股民不變。在審閱近二百家上市公司的年報後,筆者發覺愈來愈多中小型上市公司不用現金,而改用實物資產來做交易,難道在金融海嘯及新流感的陰影下,我們已 不知不覺返回「以物易物」的年代?有見及此,筆者特別從上市公司年報中挑選一些「騎呢」的重大非現金交易(Major Non-cash Transactions),集成事件簿,供大家一齊研究。

兩個出現可能
首先,為何會有重大非現金交易之出現?從上市公司角度而言,在假設管理層會為股東爭取最大利益的前提下,有兩個可能性:一、公司在當時未有足夠現金進行交 易,故要「以物易物」或「以物抵債」,後者固然是為免「爆煲」,故其情可憫;二、公司有足夠的現金進行交易,但寧願選擇「以物易物」,背後一定有其原因, 可能為了美化賬目。

那從審計師角度而言,為何要在年報對重大非現金交易作出披露?原因很簡單,因為此非現金交易「重大」及未能在財務報表(包括現金流量表)反映出來,故須在附註中加以披露,有點兒像「資本開支承擔」(Capital Commitment)。

現在,我們一同翻開這本「騎呢」非現金交易事件簿的第一章。

打頭陣的是上市公司C,是以實物抵銷應付賬款。在年報中,C公司披露其供應商已同意其以物業及機器抵銷相同金額的應付貿易賬項,2008年共抵銷約數十萬元的應付貿易賬項,而2007年所抵銷的數目亦相差無幾。

現金足夠應付賬項
難道上市公司現在流行用實物去償還供應商的貸款?最令人費解的是,C公司於2008年年報披露,其賬目上持有的現金及銀行存款逾十億元,足夠償還其短期銀 行貸款有餘。另外,應收貿易賬款(含應收票據)的金額亦比應付貿易賬款為大。故此,在剔除期限錯配(即如應收貿易賬款要在三個月後才收到,而應付賬款要在 下月償還)的可能性後,公司C的流動性理應還可以;再者,其2008年所抵銷的應付貿易賬相對於C公司的手頭現金,只是九牛一毛。難道這些錢只可以看到, 但用不到?

第二家是上市集團F,是以實物及股票抵銷銀行借款。年報中披露,F集團透過轉讓其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去償還到期的票據,以及透過其系內公司向債權人轉讓若 干物業而償還銀行借款。有點兒像上市公司C?回頭看看F集團於2008年年底共有手頭現金及應收賬款(含其他應收賬款)達數十億元,而短期銀行貸款加應付 賬款(含其他應付款)共逾160億元。

最「騎呢」的是,在證券商報告的催谷及投資氣氛的帶動下,F集團的股價自4月份公布業績至今,勁升逾三分一,可能超越恒生指數的升幅。不過,大家都應該看 開一點,在基本因素及環球經濟仍未顯著改變下,恒生指數一樣偷步勁升。「咪住」,獲證券商唱好,股價又勁升,究竟F集團想做什麼?

與C公司及F集團不同,上市公司T是以應收賬款轉換成客戶公司的股權。此做法既幫自己,又幫朋友。根據T公司年報的披露,其在較早前已把某主要客戶的應收 貿易賬款(含其他應收款)合計約數億元用作增加收購其與該主要客戶的合資公司股權。咦!點解咁像聯州國際(048)的「債轉股」?不用驚,筆者估計,T公 司這次可能純粹幫老友,應無瞞騙股民之心!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