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12日星期四

買 入 之 法

TM 12 Jun
買 入 之 法


昨日《南華早報》頭條稱,「油價及通脹飆升拖累股價下挫」。這句話令人不禁猜想,是否符合經濟上的邏輯,因為通脹本身應該表示,金錢相對貨品的價值下跌,因而相對股票亦如是,而那應該表示,在通脹展示其醜惡的一面後,股票會有更佳的價值,所以按實質資金計算,買入股票會較便宜。

股票是對抗通脹肆虐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其實在通脹的憂慮中,資金應該是流入股市,而不是流出,因為大家都想保護所持有資本的價值。

很明顯,事情並非如此簡單,但市場的下滑並非由通脹所致,而是因為對公眾心理上的影響,以及未知後市表現如何的不明朗因素。

正如我們曾在本週初甚或上週提到的,市場對美國經濟反應過度,許多投資者都遵循股票顧問的建議,在不明朗環境中甚麼也不做,如果幸運的話,他們僅是停下來等待,但是,如果他們的股票顧問較差,他們將被游說沽出手頭上的股份,然後等待!

當然,有關美國經濟問題會否影響中國,不明朗的因素則會較少,中國的問題剛好與美國相反,中國經濟擴張得如此迅速,以致政府需要對銀行實行限制性措施,以防止經濟過熱。倘若美國危機的影響確實蔓延至中國,那麼中國政府將能撤回部分的預防措施,而這當然不能說是不利,因這或可令中國經濟重返迅速前進的軌道。

然而,我們位於中國南隅,在地圖上香港只是一小點,但卻是主要的出口貿易港口,不過,這需要買家和賣家雙方能夠履行其承諾以履行這些責任,因而至少在香港會感受到其影響,但衰退最壞的方面應不會對物業造成太大的影響,地產市道是一項主要的社會繁榮及信心指標。不過,美國經濟衰退應有利於中國內地,因為會為經濟帶來更多的金錢,尤其是物業市場。

雖然我的一貫作風是非技術性,但我相信如果恆生指數下跌至約18,000點的水平,則會怨聲載道。我的理由(非基本因素的理由)只是這個水平已證明是上升路途上的一個強大障礙:於 1997年止住大市,2000年則有另一次危機,並最後於2006年升穿,因而我的預期是,即使如應返回該水平,但也會在此18,000點的水平找到堅實的最低點。

因此,我的觀點是,難保恆生指數會在任何程度上接近這個阻力位,而今日的股價似乎一般頗能引起大家買入的興趣,所以這是累積股份的良好水平。

23,000點的水平只是高於這個最低水平25%,在我看來,並很可能全然不會接近達到,如果這個水平未能阻止跌勢,則會有另一次打擊,如恆指達 21,000點的話。如果這樣仍然無法堵住洪水,則可將下一個阻力置於19,000點。如果買賣盤足夠,並倘若在這一水平上,股市回穩,大家便可在約 21,000點時買入,這可是頗低的水平。

大市往往會迅速變動,並且不會等待準買家上車。股市可從其低位上揚20%,並且會沒有先兆,因此,在股市下跌時買入總是較佳的做法,因為買入是你本身的決定,而非被迫在股市上升時買入,與所有其他已確定最低價後的投資者競爭。

倘若大家等待最低價,令人憂慮的會是你(連同所有其他人)將會錯過機會,並且你須與一直在等待的一大批投資者競爭。當你在買家市場買入,你可以從容不迫去設定你的買入價,即是你感到舒適的水平。

我不知道股市是否已完成順風的航向,但真的並非特別重要,因為更重的是建立一個妥善而平衡的投資組合,而非得到最好的價格或廉價,大家在這類市況可從容不迫地以適當的價格選擇適當的股份,而那並不完全意味著是最低價。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