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14日星期一

Tony Measor 14 Apr 奇異的貨幣

Tony Measor 14 Apr
奇異的貨幣

是否所有東西的價格都在上漲,還是貨幣的價值正在下降?

當市場認為油價在那個階段正在下跌,遠低於每桶20美元的時候,過去數年的油價確實已然上升。但石油是一種特別的資源,應會短缺的理由頗為明顯。在某程度上,箇中原因在於中國的消耗量大幅增加,因為中國經濟發展仍在加快。不過,這並非唯一的原因,因為其他國家(其中應包括另一擁有巨大潛在消費能力的印度)的主要供應商亦遇到干擾和麻煩,並且發達國家的需求一直沒有減弱,尤其是當中大部分的經濟快速增長及蓬勃發展 。

然而,石油絕不是唯一在此期間飆升的商品,因為許多金屬及礦物亦同樣飆升,其中包括銅、鐵、鋁以及甚至在洛陽鉬業(3993)申請首次公開招股之前從來都沒有聽說過的一些奇怪金屬。在中國,煤是最廣泛使用的發電燃料,儘管在香港廣泛使用,但中國更依賴於煤炭,政府正在嘗試保障市民免受電費上漲的影響,滿懷希望地以為這可能只是一個暫時的現象。香港的電力公司已基本上獲准將成本轉嫁予其顧客。

即使黃金亦氣勢如虹,因為現時的金價即將跨越每盎司1,000美元的障礙。儘管如此,黃金的需求相當可能不在於國內對此金屬的需求升幅,而是更在於對貨幣普遍失去信心。但我們稍後才會談論此點。

現時影響到香港家庭的是糧食的費用不斷上升。我們已感受到豬肉價格上漲之苦,而豬肉幾乎是香港家庭的主要食糧,並且顯然是大部分家庭食用的主要肉類,也許與雞肉的食用量一樣多。不過,雞肉和牛肉的價格亦已上升,但牛肉並非如此廣泛食用。甚至香港家庭用以均衡家庭飲食的雞蛋亦對他們有相當的打擊。

然而,肉類並非唯一飆升的食物,因為最近期的恐慌在於米價,稻米可是香港家庭的主要食糧,而這是在據報導泰國(主要輸往香港的稻米出口國)已頒佈該國將可以減少出口之後出現的情況。事實上,不僅是米價,而是小麥及其他穀物的價格亦在上升。大豆也很可能會短缺,或許很大程度上是由於使用乙醇作為替代燃料,因為美國這主要生產國和出口國正在減少其種值大豆的土地面積,以專注於種植玉米或玉米棒,為提供更多的種植津貼作準備。

在一定程度上,可歸因於貨幣匯率下降,因為美元兌大多數其他國家(尤其是歐洲國家)貨幣的匯率大幅下滑,香港的危機因而加劇,此為港元與美元掛鉤之故。不過,這還不是全部的價格差距。大部分商品及金屬以美元為計價貨幣,而這與香港確實有關,但那並非真正的苦惱。或許其中許多投機活動亦有增加,因為投機人士總是會看見供應不足,並且會加以利用,但匯率將不會影響國際市場,因為這會*抗衡價格增益。

所有這些商品的價格並非完全是中國和其他發展中國家所造成的問題,但那確實扮演了一個很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2007年經濟蓬勃發展之時。隨著全球經濟放緩,市場或會作出反應,價格會否回復至3年前的較低水平仍是未知之數,或許美元兌其他主要國家貨幣快速下跌後,將可能反彈,正如八十年代的情況一樣。這可能只是一廂情願,但在跌勢中,應有可能至少出現一次反彈,但難以預見此趨勢的逆轉;然而,美國經濟難以回轉,因這取決於美國家庭的生活方式,美國家庭一般都慣於運用大量的信貸。

這令我再次關注金價走勢,那裡存在著恐懼與貪婪。此力量來自許多普通人的保值信仰,在過去,購買黃金是人們面對此恐懼的本能反應,因為黃金擁有貨幣以外的價值。在上一次世界大戰中,這得到證明,當時,日圓取代了原來的港幣,戰爭之後,這些日本票據變得一文不值。黃金一直都是難以被取代的商品,譬如猶太人、部分印度人和中國人都會儲藏黃金。

這也是我為何提出此問題的原因,這些金屬、礦石和商品的價值似乎不會下跌至3年前的水平,但貨幣的價值卻很有可能下跌。這可能僅是通脹的病徵,雖然如此,今天的1港元已不能買到僅僅3年之前的等值商品。

究竟是因為通脹還是貨幣貶值?

沒有留言: